2023年5月5日是第十五個“世界手衛生日”,讓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手部衛生的小知識,讓洗手成為習慣,讓習慣保護你我!一起加速行動,拯救生命,清潔你的“手”。
1、為什么推薦使用皂液或洗手液洗手?
答:因為手部常見的污染成分包括脂肪、油和蛋白質等,清洗劑能夠溶解這些物質,還能確保污染物呈懸浮狀被水沖洗掉。另外,皂液和洗手液的容器均是密閉、一次性且按壓使用,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不易滋生細菌,不易被污染。
2、哪些情況醫務人員應進行手衛生?
答:1) 接觸患者前。
2) 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3) 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后,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
4) 接觸患者后。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后。
3、為什么不推薦使用固體肥皂?
答:因為固體肥皂很難保持干燥,容易被污染,且固體肥皂對手部皮膚有影響,減少皮膚油脂,皮膚水分丟失,增加皮膚PH值。
4、為什么洗手一定要用流動水?
答:流動水與非流動水相比在洗手過程中更容易將細菌沖掉,且不會造成手部二次污染。
5、為什么要用“七步”洗手法?
答:因為手是不規則的形狀,且存在多個關節及皮膚皺褶,研究發現,常規的洗手會遺漏手指尖、指背、指縫處,不能有效地清除這些部位的微生物和污物,而“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則能夠關注到這些易遺漏的部位。
6、為什么脫手套后還需要洗手?
答:因為戴手套后反而給微生物營造出了適合生長繁殖的環境,尤其是長時間佩戴導致手部潮濕時;另外手套上可能存在肉眼看不到的破損,存在滲透的風險,導致手套外部的微生物污染手部;在摘除手套時,手套外部還有可能污染手部,且我們很可能沒有察覺。因此使用手套并不能完全防止污染。
7、為什么WHO推薦使用酒精類的手消毒劑?
答:因為用酒精類手消毒劑有以下幾個優勢:攜帶方便,隨時可以取用:與流動水洗手所需時間相比,15秒即可完成手部衛生,所需時間短:可以快速殺滅多種細菌,不會產生耐藥性;毒理學試驗經多次完整皮膚刺激試驗需要達到對皮膚無刺激或輕度刺激的要求:一次性包裝按壓式使用受到污染的風險較低。
8、哪些情況應洗手?
答:1)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
2)可能接觸艱難梭菌、腸道病毒等對速干手消毒劑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時。
9、哪些情況醫務人員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
答:1)接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 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
10、干手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推薦使用一次性紙巾干手,其優勢在于方便、經濟、安全,避免在干手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重復使用的小毛巾會造成洗手后二次污染,而烘干機對于去除細菌的能力不如紙巾,且在烘干過程中造成的氣流紊亂會污染環境。其次,干手時需要輕拍皮膚而不是擦干,以避免擦拭動作造成洗后皮膚的損傷,從而導致細菌種植并引起微生物傳播。
11、為什么外科洗手不鼓勵使用刷子刷手?
答:使用刷子刷手的機械力可以破壞皮膚角質層的完整性,使皮膚對消毒劑的敏感性增高,導致過敏性皮炎或者變態反應性皮炎發生率的增加。
參考:WS/T 313—2019
供稿:感染控制辦公室 丁海青
審核:楊敏
編輯:宣傳部 陳蕾
校對:宣傳部 蔣楠
|